国轩高科在负极材料供给保障上设下“重防”。
内蒙古国轩零碳科技有限公司(简称“内蒙古国轩”)乌海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项目近日开工,规划建设年产能40万吨,项目总投资100亿元。
其中,负极材料项目第一期计划建设年产10万吨负极材料,项目投资16亿元;第二、三、四期计划建成年产30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,项目预计投资80亿元。
内蒙古国轩零碳科技有限公司为国轩高科全资孙公司,此番投资布防也是国轩高科强化上游核心材料掌控的又一重要落子。
按照1000吨负极材料满足1GWh动力电池生产测算,10万吨负极材料意味着能够满足100GWh动力电池需求。
根据国轩高科规划,2025年将形成300GWh电池产能。当前,国轩高科已拥有合肥(新站、经开、庐江、肥东)、南京、青岛、唐山、南通、柳州、宜春等十大生产基地。
国轩高科迫切在内蒙古加码负极背后,一是内蒙古以低廉电价为核心优势,已发展成为负极材料与石墨化产业聚集区,石墨材料产业链发展成熟。同时,负极材料一体化运作叠加规模优势,有望进一步降低负极材料生产成本。
二是,针状焦等原材料价格波动、石墨化产能紧缺仍可能是2022年负极材料市场主旋律,负极材料2022年仍处于供应不足状态。负极材料扩产周期大约在12个月左右,但扩产速度主要受限于石墨化扩产,建设周期有可能拉长至2年。考虑到锂电池产能扩产及释放节奏,国轩高科当下时间节点布局时间紧迫。
值得一提的是,为保障电池产能释放供应,国轩高科目前在上游材料的布局已涵盖锂、钴、镍、前驱体、三元材料、LFP材料、钛酸锂、正极、负极、铜箔、隔膜、电解液、添加剂等大部分锂电生产原料。
GGII分析认为,技术研发、规模成本、产业链协同整合将成为动力电池领域竞争的核心变量,未来几年,市场需求将会大幅提提升,能在上述几个环节具备强劲实力的企业才有可能成为最后赢家。